2月8日出版的《人民代表报》头版刊发了《以组合监督之效 回应优质教育之盼》文章,推介南宁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跟踪监督,力促“双减”政策落实落细的经验做法。全文如下。
▲《人民代表报》登载版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作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的重大论断和决策。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教育强国建设并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成绩斐然。
在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召开的“2022年度市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结果”新闻发布会上,南宁市在14个设区市中排名第一,勇夺“三连冠”,获评“优秀”等次,并呈现社会满意度高、工作创新亮点多两大特点。2023年,南宁优质教育资源更加均衡,“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成效明显,让更多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拥有更加出彩的精彩人生。
在这备受关注的南宁市教育事业发展成绩中,人大监督是显著的加分项。
自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南宁市人大常委会聚焦这一民心民生工程,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综合运用多级人大联动监督、专题询问、专项督察、专题调研、跟踪督办等方式,打出监督组合拳,连续三年跟踪监督,形成环环相扣的监督闭环,有力地推动“双减”政策在南宁市落实落细。学生、家长、教师、校长对“双减”的满意度均超九成。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工委领导对南宁市人大常委会的相关监督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经验值得借鉴。
01三级人大代表同题共答
“你们学校布置的作业多吗?”“校外培训负担是否减轻了?”……南宁市各级人大代表在调研“双减”落地过程中,反复向学生、家长核实。
2021年11月,南宁市人大常委会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12个市辖县(区)人大常委会联动开展“双减”工作情况专项监督。三级人大成立55个调研组开展专项监督调研,梳理出问题218个、意见建议141条。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分级分类梳理,按职责分别由各级人大转交同级政府研究办理,推动“双减”政策在南宁落实落细,实现了同题共答、协力共为。
在监督过程中,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高度关注减负提质工作。对于存在的学校落实“作业管理”有关作业总量和时长的要求存在松懈和“回潮”的现象,市、县(市、区)学校之间教学质量差异较大、均衡度不够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经过交办、督办,减轻校内作业负担得到有效落实。据统计,截至2022年春季学期,南宁市各义务教育学校作业公示制度、出台作业管理办法等10个监测项目的完成率均为100%。各学校不断强化创新载体,促进校内教学提质增效,部分学校形成了一批优秀作业资源和作业管理的典型经验和范式。
针对学校开展课后服务非学科类课程少、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问题,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经过深入分析,认为问题的主要成因是学校非学科类师资力量严重缺乏,进而建议通过引进第三方机构、发掘社会资源等方式来解决。南宁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吸纳了这些意见建议,出台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等系列政策文件,鼓励支持学校引进第三方机构,充实课后服务师资力量,课后服务课程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质量,得到了家长们的充分认可。
02专题询问与专项督察同向发力
如何推进“双减”工作目标如期实现?如何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如何有效推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规范化管理工作?
对此,南宁市人大常委会于2022年听取市政府关于“双减”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对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专题询问会上,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专题询问调研中发现的“双减”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向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询问,并进行满意度测评,以测评倒逼相关部门认真对待询问。政府和部门负责人在会上诚恳应询、务实承诺。会后,对照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和专题询问的问题,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兑现应询时的承诺,推进“双减”工作进一步向纵深开展。
为做好这次专题询问,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在询问前召开专题询问动员会,组织5个调研小组在全市开展专题调研,提出意见建议186条;同时,组织开展“双减”情况问卷调查,向学生家长、市民、老师等发出问卷3150份,收回3110份。在调研和问卷调查中发现的一些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入“地下”或以其他隐形变异形式开展学科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具体的设置要求、审批登记流程等尚未明确,主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中缺乏执法依据、实际操作困难、执法力量薄弱等问题,以及社会各方面真实的诉求和意见,都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的重视,并成为专题询问的内容,为专题询问会问到“点子”、问中“要害”提供了有力支撑。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专题询问会后,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管治理、完善监管机制,促使校外培训得到全面规范,全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如期达标,继续从事学科类培训的42家机构“营改非”率达100%。
在开展专题询问的同时,南宁市人大常委会主动争取把这项工作列为南宁市委深改委专项督察工作,以刚性监督推动“双减”工作有力开展。南宁市委主要领导专门听取了市人大的专项督察工作汇报,并将人大督察报告批转到“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研究落实。专题询问和专项督察的同向发力,推动南宁市“双减”工作取得新成效。到2022年9月,全市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提高到91.57%,比2021年提高了61.93个百分点;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88.46%,比2021年提高了4.85个百分点。
03跟踪督办各方合力同频共振
“双减”各项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在落实过程中遇到哪些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都是南宁市人大常委会与全市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
2023年,南宁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发力,将“双减”工作情况纳为年度跟踪督办项目,对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办理落实专题询问审议意见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召开专题研讨座谈会,广泛听取列席代表、学校代表和基层群众代表对“双减”工作落实情况的意见建议,推动“双减”工作进一步落实落细。
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将“双减”工作情况确定为大兴调查研究课题之一,进行再次调研,再问计于民。调研组发现,南宁市各学校均已扎实推行“双减”政策,开展个性化、多元化的课后服务课程,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如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开设烘焙、茶艺、阅读、书法等全员必修课程,邕宁区清泉小学将民间传统美术——“点米成画”融入课后服务艺术实践课程,滨湖路小学把绘画、击剑、舞蹈、乐器等纳入课后服务内容……
对调研中发现的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仍需加大、减负提质工作有待加强、校内课后服务质量仍需提升、部分家长的焦虑心理仍然存在等问题,调研组建议,要进一步抓好教育教学质量提质减负,有效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努力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确保“双减”工作扎实推进。这些意见建议,同步报市委决策参考,转交市政府研究处理。
“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都转变教育观念,凝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多方的共识,形成合力,构建‘校内+校外’‘学校+家庭’的良好教育生态。”南宁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常委会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及时了解义务教育“双减”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持续监督推动全市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实落地,助力全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